前端基础框架的思考和尝试

近日我一直在思考类似的关于js模块和文件管理的方式。正好团队里也正有这样的需求,于是,经历了好几天的苦思冥想,稍微做了些尝试。下面会细细道来。

目前创新互联已为上1000+的企业提供了网站建设、域名、雅安服务器托管成都网站托管、企业网站设计、山亭网站维护等服务,公司将坚持客户导向、应用为本的策略,正道将秉承"和谐、参与、激情"的文化,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齐心协力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js模块和文件的管理】

基于这个title,前提是我们已经明确了我们有了一个组件或者js methods 的lib,我们暂且把它叫做库,库里面存储了很多我们常用的东西,比如js插件,封装好的methods 
以及其他的一些lib组件。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这些颗粒化的js文件,我们的库通常都是呈颗粒化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一个js文件就对应一个模块module,他有他相对独立的功能。这种管理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主流框架的文件和模块管理模式,如YUI,EXT等,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按需调用。并且调用的模块一目了然。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一个页面需要多个模块的支持,那么自然就需要加载对应的多个模块的js文件,http连接数自然会增加。这对网站的性能来说当然是不好的。所以,YUI等成熟的框架自然不会遗漏这个问题,他们也有一套自己注册和管理模块的机制(可以参考YUI的register和loader模块)

当然,jQuery凭借他易用的api风格和强大的选择器也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但是我们通常喜欢把jQuery叫做一个方法库,而不是框架的原因是它相对于其他框架而言的话,对模块和文件的管理就稍逊一筹。虽然他后来的新版本也提供了自己的模块管理机制...

但是,这并不存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问题,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建站者选择谁只是看谁更适合自己而已。有些企业觉得YUI的架构模式更适合自己,于是选择了跟他相似的模式,于是有了百度的Tangram,淘宝的kissy,有的企业觉得jQuery更适合现在的自己,于是选择的jQuery,比如豆瓣,于是也有了克军的轻量级前端框架Do。我相信每个团队能够出一套自己的框架或者库都是不容易的,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所以我从不轻易地评论别人的成果。

【主流的思路】

由于不是简单的把页面上加载的 

  •          
  •             JS.add(...)  
  •             JS.use(...)  
  •          
  •      
  •     ... 
  •  
  •  具体的使用方式可以如下:

     
     
     
     
    1. JS.add('a', {  
    2.     url : 'http://www.cnblogs.com/1293183133/js/***.js',  
    3.     require : ['b','c']  
    4. })  
    5. JS.add('b', {  
    6.     url : 'http://www.cnblogs.com/1293183133/js/***.js' 
    7. })  
    8. JS.add('c', {  
    9.     url : 'http://www.cnblogs.com/1293183133/js/***.js' 
    10. })  
    11.  
    12. JS.use('a', function () {  
    13.     //you code  
    14. })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调用方式太麻烦,可以写成方法链式的调用: add的***个参数是自定义的模块名,第二个参数可以是对象{},里面包含,对应模块的js文件的url,和此模块的依赖模块,如果没有就不写。
    第二个参数也可以不是对象,比如上面例子里后面几个add,就直接是***个为模块名,第二个为对应模块的js文件url,第三个参数可选,为所依赖的模块名,是一个Array.

    use 的***个参数为调用模块名,第二个参数为回调函数。 

    【关注的几个问题】
    1。模块会不会重复加载?
    -- 不会,当判断此模块之前已加载过,就会直接执行回调。不会重复加载。

    2。add的模块有重名时怎么处理?
    --如果add的模块有重名,理论上是不允许,如果发现,会报错提醒。

    3。add模块的时候需不需要考虑add的顺序?
    --不需要,会自动甄别所依赖的模块,按依赖优先级载入。如果不放心,还提供了一个log日志功能,监测是否按正确顺序载入。只需在use方法调用的时候,写上第三个参数,如:

     
     
     
     
     
  •  
  •  第三个参数为所要显示载入信息的dom元素id。结果会如下显示:

     4。这样的方式对性能到底有没有好处?
    --答案,有的,下面上普通的阻塞和非阻塞方式载入jQuery源码的对比图:
    直接页面上载入js的方式
     

     
     
     
     
    1.  

     

    ***一条长长的载入时间就是jq的载入时间,故用户看到完整页面的时间为整个文件全部载入完成后的时间,大概为500ms左右(这单单是一个空文档载入jquery文件的时间)。 

    以非阻塞方式载入时: 

     
     
     
     
    1.  
    2. JS.add('jq', 'http://common.cnblogs.com/script/jquery.js?111');  
    3. JS.use('jq', function () {  
    4.     alert($)  
    5. })  
    6.  

     

    为了保证每次载入不会从缓存中读取,我加了个版本号?111;可以发现,上面的蓝线为用户感知到的页面download时间,在20ms左右,而jq文件的加载在蓝线后面,所以说这部分时间是用户感知不到的。对用户体验的提升应该是大有帮助的。就是给服务器增加了并发连接数。

    好的,文章大概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基本上同样的事情Do.js,using.js,require.js等小众型框架已经都有了 ,为什么要自己再写?恩...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自己做过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

    我当然不敢说比别的大牛们考虑的更周到,效率更高,但是希望能在自己的编码中得到一点提高吧。

    当前题目:前端基础框架的思考和尝试
    网站URL:http://www.shufengxianlan.com/qtweb/news3/500553.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创新互联,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猜你还喜欢下面的内容

    网站维护知识

    同城分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