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 独家特稿】自IT产业诞生以来,无数辉煌被历史铭记。短短几十年的时间,IT产业中的一个窄小细分领域——信息安全,也经历了无数跌宕起伏和令人激动的时刻,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精彩的瞬间,历史会证明这一切,因为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正在创造这样的辉煌。
成都创新互联主营水富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重庆APP开发公司,水富h5小程序制作搭建,水富网站营销推广欢迎水富等地区企业咨询
进入专题>>
自1994年公安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律,较全面地从法规角度阐述了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的概念、内涵、管理、监督、责任。 1999年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协调小组和2001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事宜的协调、管理与规划,都是国家信息安全走向正轨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国家在信息安全的法律、规章、原则、方针上都有对应措施。同时,这个阶段安全产业和市场开始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销售额仅4.5亿元人民币左右,之后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2007年,全球市场已经接近100亿美元。截止记者发稿时,根据IDC发布的报告《中国IT安全市场分析与预测2007-2011》显示,2010年仅中国地区的IT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人民币。其中,中国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安全设备发展迅猛,品种也逐步健全。 可以说,中国的信息安全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众多令我们骄傲的成绩。特别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涌现出了数百家信息安全企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见证:“长不大”的中国信息安全产业 繁华的景象是遮挡不住存在的本质问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意识到,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空间虽然无限美好,但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却是个“小不点”。几个“过来人”见证了辉煌也见证了尴尬。 李正南教授是中国首个计算机安全专业组织的发起人,20多年来一直从事和关注计算机安全的相关工作,为中国网络安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曾发起组织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至今也仍然是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如果寻找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的见证者,李正男可能是最合适的人之一。 “从市场看,我国企事业单位安全保障体系所占信息系统投资比例和安全产品类所占比例还处在一个很低、很不合理的水平;此外目前大量核心技术及产品是国外的技术与产品,很难保证系统的安全的。总体市场上看,我国安全产业整体规模还很小,占整个IT产业的比例也非常低。” ——李正男教授坦言。 作为见证者之一的刘科全先生,曾担任国内一家信息安全企业——联想网御的总工程师,曾经长期主持产品和技术研发工作;2006年之后,刘科全全面负责联想网御的运营管理(联想网御现已更名为网御星云)。如今的刘科全比当年担任总工的他,儒雅依旧,却多了几分沧桑和思索。他直言不讳的说出了目前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长不大”的尴尬现象。 刘科全介绍说,长期以来,中国信息安全企业都面临着单子不大、销售效率低的问题。很多销售订单,只有一两万甚至数千元。这种效率,使得企业成本压力巨大,进而也影响了研发的投入。但同时,企业的巨大生存压力,使得企业又不得不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甚至引入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下降。如此恶性循环,这当然就给信息安全企业带来了连锁反应式的压力。 启明星辰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潘柱廷也是见证者之一,在他的一篇名为《中国信息安全产业与国际现状对比研究 》文章中,曾提到: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市场规模占整个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的比例,在2%以下;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会在10%左右。在安全产品方面,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界和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规模和产品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是需要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全面提升来缩小的。 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安全,因此,中国信息安全企业有协助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从一种意义上,也是这个因素保护了中国信息安全企业能在全球国际巨头环伺的情况下相对平静地成长;但反过来说,目前这种非市场化运作,也给信息安全企业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不乏专业信息安全厂商,如天融信、卫士通(已上市)、启明星辰(已上市)、联想网御(已更名为网御星云)、绿盟科技、东软、网御神州、深信服、山石网科,这些厂商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残酷竞争也见证了中国信息安全的尴尬:没有一家国内信息安全厂商能够独立创造超过10亿以上的产值,每家单独拿出来,都是整个产业的小不点,而大家一致公认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空间无限大。 有很多人都坦言,做了20多年的产业,产值还是这么小,大家都普遍缺乏成就感。这或许就是中国信息安全企业的“长不大”和整体产业发展滞后的尴尬现状。
反思:中国信息安全的破局之路 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的这种格局,显然已经给企业自身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惑。但是仔细分析,上述大多数问题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而且,国外的信息安全产业也应该面临类似问题,那么,为什么国外还是涌现出了一些安全企业巨头?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的差异在哪里呢? 刘科全认为,当前中国行业客户在总的IT规模上还是有差距的,而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就更小了。首先就是企业IT信息系统应用率低、效率有限,直接导致了应用有限,对安全的需求当然也小——企业自己都还没有把IT应用起来,自然也没有必要发力防范安全问题。 刘科全坦承,当前信息安全企业也不能全部满足用户的需求。所有的信息安全企业研发能力都还是有限的,而企业安全需求的不确定,使得信息安全企业往往在这些需求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最终的结果,或者信息安全企业降低服务质量,或者降价营销以求生存,但可想而知,无法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这种营销也是不长久的。 至于破局之路,刘科全曾在2007年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了一种可能,他认为:“现在或者近期,有在资金、技术、影响等各方面都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或领导者进行整合,实现某个领域竞争格局的重大改变,甚至是产业颠覆性改变。 刘科全说:“这样的话,就能从整体上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使得各企业在研发、销售方面的技术互补,从而节约大量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一举打破恶性循环。”
展望:强强联合 中国信息安全重装上阵 历史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时间旅程的必然。时间追溯到2010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充满了整合的气氛。 2010年7月上旬开始,IBM陆续收购了BigFix,OpenPages和PSS Systems三家安全公司 2010年8月上旬,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拿下了VeriSign,PGP和GuardianEdge; 2010年8月中旬,英特尔(Intel)宣布以约76.8亿美元现金并购安全软件公司迈克菲(McAfee) 2010年8月下旬,CA收购Arcot 2010年9月下旬,惠普(HP)购买了Fortify 和ArcSight。 2010年11月下旬,微软宣布计划收购Mobile Armor。 2010年12月初,一条重磅消息打破了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宁静:联想网御公司进行资本重组,公司董事长齐舰和总经理刘科全从公司的原股东联想控股公司和亚信公司手中买下了联想网御公司,并更名为网御星云公司,两人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华丽实现了MBO。 2011年1月4日,又从中国市场上传来重大消息,2010年6月刚刚上市的启明星辰公司以重金并购联想网御,启明星辰公司股票在股市上停牌。 2011年5月11日,两家公司发布《就启明星辰公司与网御星云公司战略重组事宜致社会各界友人的联合公开信》,信中明确表示,未来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本着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一个资本平台上长期共存,独立发展;两家公司经营多年的品牌、产品、服务也将继续沿用并持续发展;我们保证对所有客户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承诺不变。这也昭示着启明星辰即将复牌! 时隔四年,刘科全提出的破局之路,很快将变成现实。 对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来说,这无疑是重大的新闻,也是见证历史的时刻,因为如果整合成功,启明星辰公司毫无疑问晋升成为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龙头老大企业。两家公司营业额相加肯定会超过6亿元人民币。10亿级别的营业额已经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作为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关注者,记者认为,这条发展之路上,此次强强整合如果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必将影响未来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家公司的产品线得以重塑,业务渠道得以重整,人才得以重新调整,资源得以重新分配,将有充分的理由,证明重组整合后的公司,将是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祈盼已久的“大公司”。 对此事件,国内老牌IT记者胡英曾撰文感叹:好一个漂亮的重大资产重组,好一个聪明的借壳上市。 多年以来,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普遍发展缓慢、技术实力落后、无力与国外抗衡的局面,即将随启明星辰和网御星云公司的重组而打破;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组,是中国信息安全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长不大的信息安全市场或将成为历史,而今后的历史也将证明这一切,历史将铭记这一刻的辉煌!荣幸的是,我们正经历改变今后历史的时刻,启明星辰和网御星云战略重组,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中国信息安全产业也必将重装上阵。 【.COM 独家特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当前标题:新希望: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重装上阵
转载来于:http://www.shufengxianlan.com/qtweb/news8/57958.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创新互联,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